1.“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常用于形容女人美貌动人,其背后蕴含着精彩的历史典故。下列选项中,典故匹配有误的是:
A.沉鱼:西施浣纱
B.落雁:昭君出塞
C.闭月:甄宓拜月
D.羞花:杨贵妃观花
2.下列古诗与作者错误的是: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苏轼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3.下列历史事件按照从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洋务运动
③太平天国运动
④第一次鸦片战争
A.④③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4.下列情形不会发生在宋朝的是:
A.十年寒窗苦读,参加科举入仕途
B.《聊斋志异》在坊间颇受欢迎
C.庶民在瓦舍内观看说唱、戏剧演出
D.商人们通过纸币进行贸易活动
5.古代文人常以诗词承载思想和情怀,下列诗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中国节日按照一年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为:
A.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重阳节
B.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重阳节
C.端午节——寒食节——清明节——重阳节
D.重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
7.我国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以下关于度量衡的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
B.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
C.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
D.测量物体面积的工具称为衡
8.人民解放军名称按时间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四军
②工农革命军
③工农红军
④人民解放军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①②④③
9.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淞沪会战
②平型关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湘西会战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10.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与当时世界上先后出现的古埃及纸草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古印度印章文字,并称“世界四大最早文字”。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错误的是:
A.最早出生于河南殷墟
B.2017年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C.甲骨文是夏朝文化产物
D.王懿荣是甲骨文之父
答案解析...请翻下一页哦~
1.【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由此可知,闭月匹配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2.【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意思是,仰天大笑,出门登程去,满腹诗书经纶,我等岂能埋没民间,岂能甘做庸人。此句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主要作品:《石灰吟》《节庵诗文稿》。B项排除。
C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C项排除。
D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D项排除。
3.【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①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发生于1949年10月1日。
②项:洋务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90年代即1861年到1895年。
③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年到1864年。
④项: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到1842年。
由此可知,排序正确的是④③②①。
因此,选择A选项。
4.【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流传。而清代于宋朝后四个朝代才建立。由此可知,《聊斋志异》不会在宋朝坊间受欢迎。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科举制从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由此可知,宋朝可以参加科举制。A项排除。
C项:在宋元时期兴盛一时的民间艺术演出场所“勾栏瓦舍”,是中国戏剧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地位。由此可知,宋朝庶民可以在瓦舍内观看说唱、戏剧演出。C项排除。
D项: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北宋初年,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由此可知,宋朝商人们可以通过纸币进行贸易活动。D项排除。
5.【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思乡之情。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意思是十年来你我隔绝在两个世界里,不能相见也不能知道彼此的状况,即使不去想你,也忘不了你。表达诗人对于死去多年的亡妻的一种思念眷恋之情。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出自唐代杜牧的《泊秦淮》,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岸上的酒家。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与题意不符,排除。
6.【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①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②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③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公历4月5日前后。④重阳节,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故以上节日按照一年时间先后排列为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重阳节。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农历五月初五前后。
7.【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BCD项:度量衡是计量物体的长度、容积和重量的标准的总称。度是计量长度,量是计量容积,衡是计量重量。BC项正确,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础。A项排除。
8.【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①1937年7月7日爆发抗日战争,8月25日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937年9月11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活动在江西、福建等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1937年10月2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②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秋收起义。在起义准备期间,毛泽东认为国民党背叛革命后已彻底失去民心,国民党的旗帜在人民中已完全没有什么号召力,我们要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帜,联合农民。因此,秋收暴动部队在起义中第一次公开响亮地打出了人民武装的旗号——“工农革命军”。
③1927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发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广州起义。起义领导机关在发布的《红旗号外》中宣布组织“工农红军”,参加起义的工农兵在起义爆发的当天就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旗号源自对联“苍生济济拥红军”。自此,“红军”的称号也在各地的革命武装中开始陆续使用。
④1945年8月15日,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等提出部队番号改称“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机关称山东解放军总部,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由此可知,人民解放军名称按时间的演变顺序是②③①④,A项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武装力量,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所领导,中央军委主席统率全军。其前身是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留存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经过多次战争,于1949年合并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等部队后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9.【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①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标志两国之间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②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由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大同平型关对日军的一场伏击战,以八路军获胜告终,是八路军出师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
③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战役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摧毁正太路交通;第二阶段(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继续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日军主要据点;第三阶段(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④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日方称“芷江攻略战”,中方称“芷江保卫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①②③④。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淞沪会战(别称:八一三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该战役是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的全面战争,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中国军队毙伤敌4万余人,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计划。八一三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首次主力会战,也是其中规模最大、时间最持久的战役之一。中国军民浴血苦战,为迁出上海等地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争取了时间,对坚持长抗战起了重要作用。
10.【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最早于河南安阳发现。“夏朝”一说有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A项排除。
B项:2017年10月30日,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B项排除。
D项:王懿荣,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为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第一人,被称为“中国甲骨文之父”。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因通晓医术在鹤年堂抓药时,买到一种叫龙骨的药材,对其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首次发现甲骨文,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D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