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试题资料

首页 > 文山事业单位 > 试题资料

云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史知识:中国古代数学成就

华图事业单位 | 2022-02-05 14:13

收藏


加入22事业单位备考交流群薅羊毛👆

  一、春秋战国

  1.算筹

  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

  2.《九九乘法歌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

  二、两汉时期

  1.《周髀算经》

  成书于西汉时期,是算经的十书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主要内容为勾股定理。

  2.《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数术记遗》

  东汉数学家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其中著录了“珠算”的算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圆周率

  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南朝的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它的专著《缀术》对数学发展有杰出的贡献。

  2.《孙子算经》

  大约在四、五世纪,《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卷上叙述算筹记数的纵横相间制度和筹算乘除法,举例说明筹算分数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卷下第31题,可谓是后世“鸡兔同笼”题的始祖,后来传到日本,变成“鹤龟算”。

  四、明清时期

  1.《几何原本》

  16世纪末,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来华,与徐光启等一起翻译《几何原本》等著作。后来,传教士们又引入了三角学、对数等西方初等数学。从此,中国数学开始了中西汇通的阶段。清朝260余年,留下数学著作极多,都在不同程度上融会中西数学。

  2.现代数学研究

  1840年,列强用大炮轰开了清朝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数学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传入。李善兰是开展现代数学研究的第一位中国数学家。然而,总的说来,时处清末,经济衰落,社会动荡,有志于现代数学的人没有与现代工程技术结合的条件,不可能有大量可观的成果,而士大夫阶层更多的人抱有西学为我中华所固有的偏见,不求甚解。

  3.珠算

  珠算运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加减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问题。明朝时,珠算法已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

  【例题】

  1. (单选题)中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以及其他许多科学技术一样,也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下列著作属于我国古代数学典籍的一组是( )

  A. 《神农本草经》与《本草纲目》

  B. 《九章算术》与《资治通鉴》

  C. 《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

  D. 《孙子算经》与《金刚经》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主要介绍算术命题及其解法。《周髀算经》成书于西汉时期,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 (单选题)关于我国古代的数学研究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九章算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

  B. 明朝数学家李善兰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C. 刘徽在其著作《周髀算经》中首次提出了勾股定理

  D.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数学家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周髀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典籍,成书时间大约在两汉之间。《几何原本》为徐光启与利玛窦共同翻译编写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并未刘徽所著,作者不详。祖冲之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的数学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优惠资料 hot资料 more资料
[ABC类]22年事业单位平步入事计划(团¥1起) 【全类别】昆明事业单位精雕细琢面试礼包(¥1)hot1 [电子版]云南事业单位礼包(网课+资料)(团¥1)
[ABC类]事业单位厉兵秣马(资料+网课)(¥11.11起) 面试基础知识包(¥0) [云南]2022年时政周播直播版(¥0)
【ABCDE】云南事业单位历年珍题(¥9.9起) 2021版事业单位面试技巧·真题·热点三合一(¥59) [云南]2022年时政周播50讲版(回放版)(¥9)

>关注文山华图公众号,了解更多招考信息
>还能解锁更多备考题
>还能催更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