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试题资料

首页 > 文山事业单位 > 试题资料

云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史知识:中国古代医药学成就

华图事业单位 | 2022-02-05 14:15

收藏


加入22事业单位备考交流群薅羊毛👆

  一、先秦时期

  扁鹊,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被奉为“脉学之宗”。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二、两汉时期

  1.《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该书分《灵枢》、《素问》两部分。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

  2.《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3.华佗

  华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后人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医疗体育方面,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

  4.《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三、隋唐时期

  1.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著作《千金方》和《唐新本草》(第一部国家药典),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

  2.《四部医典》

  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为藏医药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论体系。

  3.《唐本草》

  唐高宗时期编修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四、明清时期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例题】

  1. (单选题)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是( )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本草纲目》

  D. 《伤寒杂病论》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 (单选题)中医与京剧、国画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以下有关中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东汉华佗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B. 唐代孙思邈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C.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D.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称医学四大经典著作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并选错误项。扁鹊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总结前人经验,创立“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被人誉为“神医”。可见,A项错误,符合题意,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优惠资料 hot资料 more资料
[ABC类]22年事业单位平步入事计划(团¥1起) 【全类别】昆明事业单位精雕细琢面试礼包(¥1)hot1 [电子版]云南事业单位礼包(网课+资料)(团¥1)
[ABC类]事业单位厉兵秣马(资料+网课)(¥11.11起) 面试基础知识包(¥0) [云南]2022年时政周播直播版(¥0)
【ABCDE】云南事业单位历年珍题(¥9.9起) 2021版事业单位面试技巧·真题·热点三合一(¥59) [云南]2022年时政周播50讲版(回放版)(¥9)

>关注文山华图公众号,了解更多招考信息
>还能解锁更多备考题
>还能催更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