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试题资料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教师资格证笔试_科目二《教育的功能》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文山华图 | 2022-01-23 17:48

收藏

  今日先更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教育的功能》,以下资料来源于教资寒假作业,完整版资料见教资寒假作业,关注【文山华图】微信公众号,回复【超车】可0元领取!!!

  一、第二章教育的功能高频考点

  知识点一:教育功能的分类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知识点二: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三)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知识点三: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知识点四: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和保存文化;2.筛选和整理文化;3.交流和融合文化;4.更新和创造文化。

  知识点五: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知识点六:教育与社会人口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4.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控制人口的数量;2.提高人口的质量;3.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教育可以使人口的流动由无序变为有序,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知识点七: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知识点八: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发展动因

人物

观点

内发论

 

孟子

性善论

弗洛伊德

性本能

威尔逊

基因复制

格赛尔

成熟机制说,“双生子爬梯实验”

高尔顿

《遗传的天才》

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董仲舒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外铄论

 

墨子

“素丝说”

荀子

“性恶论”

洛克

“白板说”

华生

“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

  知识点九: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生理前提、物质基础。

  2.环境:外部因素、多种可能。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独特功能。

  4.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

  知识点十: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成长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模拟题牛刀小试

  1.某校开展经典活动时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 )功能。

  A.继承

  B.传递

  C.选择

  D.创新

  2.李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他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心的偏向,这是考试的( )。

  A.显性负向功能

  B.显性正向功能

  C.隐性负向功能

  D.隐性正向功能

  3.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研究揭示,平均说来,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农民,其生产率比未受过教育的农民高出8.7%,其年产出比未受过教育的农民要高13.2%。这显示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4.儒家教育主张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古希腊教育主张培养演说家和治国者。这反映了古代教育主要( )。

  A.为经济服务

  B.为政治服务

  C.为文化服务

  D.为科技服务

  5.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

  A.文化传统

  B.社会制度

  C.产业革命

  D.社会生产力

 翻页查看解析哦~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相关推荐↓↓↓↓
2022年教资报考新政解读! 2022年上教资笔试小白零基础训练营jian1
【单科合集】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前冲刺卷 【科目一+科目二】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前冲刺卷2本套
2022教师资格考试公共科目套装【幼儿园、小学、中学】hot 【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前冲刺卷3本套
【科一+科二】2022年上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系统班 【科三】2022年上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系统班

>关注文山华图公众号,了解更多招考信息
>还能解锁更多备考题
>还能催更哦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传承、选择、融合、创新四个方面。其中选择功能体现在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作出选择,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去伪存真,向学生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文化。题干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了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功能。故本题选C。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题干在,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心的偏向,对于个人来说,属于消极影响。同时,也是教师劳动非预期的结果,因此属于隐性负向功能。故本题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经济功能。题干体现的是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属于教育的经济功能。故本题选B。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及内容体系等。题干中,儒家教育主张培养的人和古希腊教育主张培养的人体现了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故本题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才规格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制约着生产方式。因而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故本题选D。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相关推荐↓↓↓↓
2022年教资报考新政解读! 2022年上教资笔试小白零基础训练营jian1
【单科合集】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前冲刺卷 【科目一+科目二】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前冲刺卷2本套
2022教师资格考试公共科目套装【幼儿园、小学、中学】hot 【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前冲刺卷3本套
【科一+科二】2022年上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系统班 【科三】2022年上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系统班

>关注文山华图公众号,了解更多招考信息
>还能解锁更多备考题
>还能催更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